学院概况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科专业

专门史——省级重点学科简介

  专门史省级重点学科于2011年10月由陕西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目前拥有研究人员2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0人;博士10人,在读博士2人;“三秦人才”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西安市技术带头人及突贡专家3人。学科以区域文化研究为主要特色,形成了关中历史地理学、关中思想文化史、关中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三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五年来,主持地厅级以上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CSSCI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7部,其中国家级出版社出版著作5部,省级出版社12部。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获陕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及西安市社科优秀成果奖16项。

旅游管理——市级重点扶持学科简介

旅游管理学科在2015年获批成为校级重点学科,2019年被西安教育局列为市级重点学科。目前拥有专职教师20余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特聘教授1人,兼职教授、行业导师10余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6人、其中博士6人,在读博士3人。

本学科点结合西安地域优势,形成了大西安文化旅游研究、秦岭生态保护利用研究、乡村旅游研究等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以及其他各级各类课题70余项,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出版专著6部,发表各类期刊论文100余篇。

依托本学科点,旅游管理专业在2021年获批成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本学科点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5项,省级“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连续多届获得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饭店服务)大赛二等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本学科点是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员单位、西安市雁塔区旅游协会理事单位。旅游管理学科将围绕西安旅游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为主线,以学科梯队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凝练学术研究特色,取得更多的标志性成果,扩大学科影响力。

考古学——市级一流学科简介

2020年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被西安市教育局列为考古学市级重点学科。目前拥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其中博士14人;特聘教授1人,兼职教授、行业导师20余人。该学科立足西安优越的文物、学者、行业资源,依托学校丰富的学科、设备、空间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条件保障。充分发挥学院师资与历史、文博本科专业基础优势,实现持续培养优化人才的目标,为相关企事业单位输出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通过考古发掘所获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的实物资料,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深入发掘文物的价值内涵,揭示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与发展规律,对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遗物进行保护与修复。依托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研究基地、省级科普基地等平台,结合校政企联合培养模式,活化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发挥西安特色的科技与文化创新优势,培养能够遵循行业保护规范、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深度开发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以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利用为核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博物馆展陈方式,对具有特殊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共融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进行研究、保护和开发。

在西安市文物局的支持下,文博学科团队积极参与西安建筑遗产调研和考古发掘工作。为配合西安市“四改两拆三年行动计划”,连续四年开展西安优秀近现代遗址,涉及西安各区县60个片区,发现6处符合“西安市近现代优秀建筑认定标准”的优秀近现代建筑,形成报告,经过专家组评审认定后,上报西安市文物局;连续三年参与西安考古发掘,涉及遗址13处,包括房址35处、墓葬558座、窑址25处、井42眼、灰坑300余处,发掘文物3526件,清理修复考古文物2568件,其中陶器1628件,陶俑264件、瓷器202件、铜饰94件、铜器181件、铁器126件、石器29件、墓志16件、骨角蚌器26件、玉器2件,完成遗迹及文物绘图2200余份,这些文物全部留存学校建立标本馆。还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合作开展西安红色遗址调查工作,调查遗址50余处,形成调查报告,上报市委党史研究室。2019年上半年,西安电视台对我校文物修复连续进行了5次现场直播,引起极大的反响和好评。

该学科建有省内外考古、文物机构及博物馆实践基地10余处,在施实践项目34项,经费900余万。为学生开展遗址调查、发掘清理、绘图摄影、保护修复、设计复原等实践提供了充足保障。建有文物标本馆、艺术馆、展示馆,以及陶瓷、金属、纺织、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拥有检测修复等设备200余套组。

旅游管理专业简介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创办于1992年,当时以培养专科生为主。2004年获批本科专业,2008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评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17年被评为省级一流培育专业,2021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适应国家和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旅游视野和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新理念,具有“文化+旅游”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掌握旅游管理与服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实行“核心知识+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设立了现代住宿业、旅行咨询服务(导游+计调)、旅游规划与文创等方向,开展“阶梯式”实践教学,强化操作实践环节,毕业后可以到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旅游企事业单位工作。

  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70%;博士及博士后9人(含博士在读),硕士7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70%;“双师型”教师15人,形成了高学历高职称优势明显、应用型办学特色突出、服务行业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

  主要课程:

  除通识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体育课程等外,学科核心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等,专业基础课程有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政策法规、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统计学、旅游文化学等,应用型课程有旅游创意策划、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酒店管理、景区运营管理、旅游接待礼仪、旅游商务英语、导游基础、计调业务等。

  实践环节:

  专业重视实践教学,在校内建成智慧旅游体验与研发中心、全流程旅游实训中心,在省内外旅游发达地区建立实习实践基地30余家,常年开展现场教学、实操演练、专业实习、旅游设计、论文写作等实践环节。

  学制学位:

学制4年,修业期限4—6年,成绩合格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历史学专业简介

          (建有省级重点学科专门史学科、省级社科普及基地)

历史学本科专业为师范类专业,是我校最早的本科专业之一。创办于1978年,当时以培养专科生为主。1988年依托陕西师范大学招收本科生,2004年正式升格为本科专业独立招生,2009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

  依托并服务于历史文化教育事业,重视挖掘古都文明和文化价值,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历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基础知识,掌握一定历史研究能力,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能够从事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实行“知识素养+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掌握教师教育的基本技能,具有学术研究的能力,毕业后可从事基础教育历史教学与研究,也可在政府部门、文化出版从事相关工作,还可继续深造开展学术研究。

  师资队伍:

  历史学专业共有教师15人(含双肩挑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6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一流(重点)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建有专门史省级重点学科和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省级(高校)重点研究基地、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形成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突出,具有一定学术积淀和实力的师资队伍。

  主要课程:

  除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体育课程等通识课程外,开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学科基础课;中国历史要籍、史学概论、中西方史学史、中西方文化、历史地理学等专业基础课;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与法规、历史教学论、历史教学技能训练、课件制作以及断代史研究等应用型课程。

  实践环节:

  本专业建有以区域历史文化见长的图书室,与西安著名中学和历史博物馆等建立良好关系,为学生社会调查、专业见习、教学实习、专业考察、毕业论文写作等提供良好条件。

  学制学位:

  学制4年,修业期限4—6年,成绩合格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简介

(市级重点扶持专业、校申硕第一梯队重点培育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2016年获批的新设本科专业,旨在适应我国文物和博物馆事业大发展的需要,以陕西丰富的历史文物遗产为基础,培养具有文物与博物馆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掌握较强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实行“文化内核+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掌握文物鉴赏、文物修复、考古和博物馆绘图的基本技能,毕业后可进入文物管理部门、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考古、文物修复鉴定单位工作,还可继续深造开展文博研究工作。

  师资队伍:

  文博专业为政校合作共建专业,专任教师10人(含双肩挑1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7人;兼职硕士导师4人;校外行业专家12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形成了专兼职结合、行业色彩鲜明的师资力量,被学校遴选为硕士学位点建设专业。

  主要课程:

  除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体育课程等通识课程外,学科基础课程有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中国政治制度史等;专业课程有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化遗产概论等;应用型课程有文物与考古绘图、文物与考古摄影、博物馆展陈与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国古代玉器、古钱币学、文物鉴赏等。

  实践环节:

  本专业在校内建有设施先进典雅的文博实验室,在省内外各大博物馆和考古、文物机构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专业实习、论文写作、文物修复与鉴定、考古和博物馆绘图等实践环节提供充足资源。

  学制学位:

  学制4年,修业期限4—6年,成绩合格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2024年5月更新)





版权所有: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