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记忆 >> 文旅随笔 >> 正文
>
【文博】阙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慈溪上林湖越窑惊现“秘色椀”》
作者:阙霄   发布时间:2018-05-16   点击数:

上林湖,是我国越窑青瓷发祥地和著名产地之一,位于浙江慈溪市上林湖一带。上林湖依偎于群山怀抱中,湖岸曲折参差,湖面碧波荡漾,相传曾为仙人隐居之地,故又名仙居山。上林湖越窑烧制青瓷的历史极为悠久,可追朔至东汉,经两晋,盛于唐、五代,延至北宋,有千余年未曾间断。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因其具有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的特点,使其颇受历朝历代的青睐。而秘色瓷,则是唐、五代之际越窑青瓷中的上乘之作,据说其名源于《清波杂志》,“越上秘色器,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其质地"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造型精巧端庄,胎壁薄而均匀,玲珑如冰,剔透如玉,匀净幽雅,有"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之赞叹,故秘色瓷历来极为珍贵。


1上林湖越窑遗址

继前年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入选“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来,近日仍在发掘中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又有大收获。

201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后司岙窑址考古队发现了北宋早期越窑,出土了大量北宋普通青瓷和秘色瓷,经过半年多的清洗、整理、研究,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一件瓷质匣钵上的“秘色”字样,首次发现于窑址出土物中!


2烧造秘色瓷的瓷质匣钵上出土“秘色”字样

上林湖工作站的大院子里,堆着一排比人还高的瓷片。院子另一头,工作人员正拿着破碎的瓷片,一片一片登记、清理,可谓是慢工出细活。穿过碧色的上林湖,来到后司岙窑址。眼前这条编号66号的窑址,曾在2015年和2016年的大规模发掘中,发现了龙窑炉、房址、贮泥池、釉料缸等在内的丰富作坊遗迹,出土包括秘色瓷在内的大量晚唐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精品,基本解决了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的生产问题。

66号窑址的西南下坡,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条新的唐代窑炉——“64号窑炉”,里面有大量普通青瓷和秘色瓷,这其中最重要的收获是,一片带字样的瓷质匣钵。

上面刻着6个字:“罗湖师秘色椀”。

“椀”是当时的俗字,“宛”意为“凹形”,“木”与“宛”联合起来则表示“木制凹形器皿”,所以“椀”的本义是木碗。不过,这6个字当中最重要的信息,是“秘色”两字。

人们首次亲眼目睹古代文献上被文人描述如何美的“秘色瓷”是在31年前,随着陕西扶风法门寺宝塔的轰然倒塌,塔基下的地宫暴露出来,出土了14件秘色瓷;同时还出土了记录所有器物的物帐碑,物帐碑上"瓷秘色"三个字而上林湖瓷质匣钵上“秘色椀”三个字与法门寺地宫衣物帐碑上的文字完全相同。

至于“罗湖师”,后司岙窑址考古领队郑建明认为,这可能代表着秘色瓷需要很高的制作门槛,是一种类似于职称技术等级。

“罗湖师秘色椀”这6个字,是刻在瓷质匣钵上,“这再次证明瓷质匣钵就是烧造秘色瓷的重要窑具。”与普通青瓷的烧制不同,瓷质匣钵,专烧秘色瓷。瓷质匣钵是唐代人发明的制瓷神器。

“窑炉除了温度,气氛很重要,密封做得越好,瓷器就越青,如果氧化,就会发黄。”郑建明解释。而瓷质匣钵是用釉封口,冷却时,阻止了空气进去,所以能达到秘色瓷的青绿色。但瓷质匣钵的成本不是一般的高,所以真正的秘色瓷产量很少。

上林湖越窑从唐代开始,到五代、北宋,一直到南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经过考古发掘,这一时期的地层中出土了多件“太平戊寅”款青瓷,主要在北宋早期前后。

这些出土的北宋越窑青瓷片是绿的,但又和前年发现的晚唐五代青瓷不一样,晚唐五代青瓷是素面朝天的,而这些青瓷流行复杂的纹饰装饰——以细划花为主,有凤凰、龙、白鹭、孔雀、鹦鹉、蝴蝶、缠枝花卉、莲荷等。虽看起来华美,却略染俗气。

越窑从唐五代走向鼎盛,一直以造型和釉色取胜,不拼装饰。郑建明道出了变化的原因:“华丽实际上可以掩饰很多瑕疵,表现在制瓷技术上,就是胎开始变粗,颜色开始变深,釉色以青黄为主。所以,从窑业技术的本质来说,它已经转向衰落了。”这也与优质瓷土枯竭有关,使得胎釉质量下降。

 越窑到北宋晚期已经走向穷途末路了。作为最高等级青瓷的代言人,秘色瓷开创的天青色,影响了后代包括汝窑、南宋官窑、龙泉窑、高丽青瓷等一大批名窑生产与整个社会的审美取向。北宋灭亡后,随着宋室南渡,窑工回到了南方,这是越窑的回光返照,是越窑最后一次给宫廷烧造瓷器。

考古队员在当地发现的一批南宋早期作品,其官窑型器物的釉色呈天青、月白、乳浊、半失透状,釉面滋润而含蓄,与北宋汝窑风格颇为相近,同其后的南宋郊坛下官窑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而这,就是南宋越窑的学术意义:上继汝窑,下启南宋官窑。


版权所有: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