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考察报告
作者:周于茹(2015级历史学专业)
一、 考察主题
敦煌之行,感受文化艺术,实地考察,掌握更多历史专业知识。
二、 考察目的
考察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学习的目的就是去应用,通过实地考察可以使学生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体现其价值。
三、 考察内容
考察时间:2018.4.21—2018.4.26
考察地点:敦煌、嘉峪关
考察方法:实地考察、报告、摄影
四、 正文
第一站:莫高窟
星期六的早晨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背着行囊,浩浩汤汤的从西安火车站出发了,尽管要坐一天一夜的火车,一路上大家还是兴致勃勃的。第二天早上八点多我们到达敦煌,天气阴沉沉的,降雨量那么少的敦煌难得飘了场小雨。早上短暂的休息过后导游就带我们去了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印象最深的是第96号窟,是当地小学的一位小小讲解员为我们介绍的,此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根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记载,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周证圣元年(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是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即释迦牟尼的“接班人”。大佛的制作方法为石胎泥塑,即在崖壁的石沙岩体上凿出佛像的大体形状,再用草泥垒塑、用麻泥细塑,最后着色而成。这尊大佛因多次重修,已非唐塑原貌,但仍不失雄伟壮观的气势。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原为四层,晚唐(874~879)年间建成五层,宋初(966年)重修,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还有其他窟内精美的壁画,雕塑等,感受到古人的独具匠心。在参观完大大小小的窟之后,最让人惋惜的便是第17号窟了,也称藏经洞。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这些文物是谁放的,什么年代放的都无法考证,但是都是一些国家级的珍宝,然而王圆箓却以极低廉的价格向西方来的考古学家和探险家们出售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留下被人挑剩下的残缺的八千多件文物在中国,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当然这也与当时政府的失职有关。所以有人说,敦煌出土的文物,最精美的在法国,最有意义的在英国,而中国本是文物的持有者,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千年来的文化精华流落他乡,何其悲哀。
第二站:敦煌古城、雅丹地貌、汉长城遗址、玉门关
考察的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了敦煌古城,古城是上个世纪末日本人修缮的,国人保存了下来。有很多电影都是在这里取景,走在古香古色的大街上,想象着自己穿越时空回到丝绸之路的兴盛时期,在这条大街上来来往往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蒙着脸的西域姑娘、还有从天竺远道而来的僧人等等,感觉别有一番风味。
然后趁着太阳还不是很大,我们坐车到了180公里以外的雅丹地质公园,一路上都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因为敦煌的降水量少,而且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六十倍,天气干燥,而使得这种地貌能够较好的保留。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成为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也被称魔鬼城。图片的名字为孔雀玉立(柱状雅丹),这是没有经过人加工的自然景象,“孔雀”的形态栩栩如生,让人不尤的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这壮阔的天下奇观。
接着我们原路返回到了汉长城遗址,这是汉武帝为了军事防御而分段修建的长城。虽历两千年风沙雪雨,汉长城的有些地段仍坚固如磐,屹立于戈壁沙漠之中,如矫龙蜿蜒,气势不凡。这是因为古人的独具匠心,用芦苇、胡杨、红柳等夹砂土夯筑,夯土外包土坯构筑,而中间的粘合剂便是盐碱,使长城坚不可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接着到了距离很近的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传颂千古的名言绝句为玉门关增添了几许历史的韵味。历史上的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相传西汉时西域的和田美玉经此关口流入中原地区,因而得名玉门关。
第三站: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其山沙垄相衔,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入虬龙蜿蜒,又似大海中的波涛涌来荡去,甚为壮观。沙粉红、黄、绿、白、黑五色,晶莹闪光不沾一尘。如遇摩擦振动,便会殷殷发声,轻若丝竹,重如雷鸣。故“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因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千百年来沙山环泉而不被掩埋,地处干旱沙漠而泉水不浊不涸,实数罕见。来到这我第一次骑了骆驼,当骑着骆驼慢悠悠的走在沙漠中,才真正感受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不易,随时应对着恶劣天气、物资不足、还有匈奴的骚扰,让我对这位铁骨铮铮的英雄又肃然起敬。
第四站:嘉峪关
结束了沙漠之行,我们向嘉峪关进军。景区前绿树环绕,有亭台湖泊,风吹柳动,有着大西北难得的诗情画意。走到城门下,才知嘉峪关的雄伟壮阔,不愧为“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万里长城的西起点。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在历史上发挥这重要的作用。
站在这嘉峪关城楼,你才能真正领略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鏖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威武雄壮,也才能切身体会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怆凄凉!莽莽戈壁掩埋了多少边关将士的累累白骨,恐怕只有这血染的荒漠沙场知道,只有这无言的嘉峪关城知道!
俯视脚下的城楼,练兵场,跑马院仍然可以依稀感受得到当年森森威严的气息。城墙上的龙旗随风飘荡,眺望远方祁连雪山若隐若现,不禁感觉到些许的寒风刺骨。再往北望去,四海之内一片萧瑟。我想如果不是这座关城,雄踞宇内的中原文明不知道要被草原民族冲击成个什么模样。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座关城,也许才有繁荣了几个世纪的丝绸文明吧。
参观完嘉峪关后,我们带着对大西北的留恋,对汉阕、雄关的感慨踏上了西安的火车。路上,望着浩浩戈壁回想我们一行千里,追求艺术的领悟、追寻岁月的余韵。不觉回首凝望,正是一眼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