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考察学习报告
作者:袁璐(2015级历史学专业)
考察地点:莫高窟、敦煌古城、雅丹地貌、玉门关、汉长城遗址、敦煌博物馆、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
考察目的:了解敦煌石窟文化、体会莫高窟世界文化艺术价值、感受丝绸之路的途经之难不易、学习雅丹地质地貌的形成以及汉长城保留下来的原因、身临其境于春风不度玉门关、交相辉映的鸣沙山月牙泉和明长城最西端嘉峪关,通过本次考察更好地学习历史,感受别样的文化,以拓宽视野和增长知识
考察时间:2018.4.21-4.26
报告时间:2018.4.27
考察成员:2015级历史系37人、王天航老师、史平老师、带队导游陈晓梅、总负责导游赵亚刚
考察方式:听取博物馆和景区讲解员的介绍、拍照摄影、资料查询
一.准备阶段
早就有耳闻大三下学期院系会组织一场为期近一周的外地考察学习活动,地点会定在甘肃敦煌、河南洛阳和四川成都其中,班里也随之掀起了一场考察地点之争,大家纷纷结合各种因素条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辩论,这一举动为此次出行奠定了很好的学习基础,绝大多数同学是赞成前往敦煌的,我也是其中之一,而少数同学赞同洛阳,大家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和生活经验,结合景区特色、交通工具、气候条件等因素畅所欲言,想起那一幕幕,就会引发深思,原来学习就在我们身边,离得那么近,我们是会学习的,而且可以学的那么好。
结果出来了,令人惊喜的是,今年院系愿意大量出资带领大家前往甘肃敦煌,还记得任颖老师当时在会上说“敦煌是一个可以让你们为之一惊的城市,能学到许多历史知识”,所以学院做主去敦煌。而且路途遥远,地域特殊,也可以借此机会培养我们的意志力和发现能力。
地点确定下来后,利用三天时间准备了所需用品,并查询了即将前往的地点的相关资料,对其有了初步的理论认识。
二.出发
2018年4月21日上午10点27分坐上了前往敦煌的火车,用时将近22小时抵达目的地,我们在车站正门口集体合照纪念,开始了我们的敦煌考察之行。
三.考察经过
首先,在陈导和赵导的指引下,我们抵达嘉锦酒店,放下行李。我们与敦煌的故事的正式开始在我看来,就是那一碗香喷喷的吾麦尔牛肉拉面和一杯热乎乎的自制枣茶入肚的时刻,感受颇深,当地人好客热情,怕是离陕西不远的缘故吧,竟觉得格外亲切,吃饱了肚子,第一天的行程安排也要展开了,前往的正是世界文化遗产—“千佛洞”,即莫高窟。心中不禁波澜四起,激动的心情是表达不清楚的,终于到了,先观看了数字电影《千年莫高》和球幕电影《梦幻佛宫》,介绍了莫高窟的千年历史以及不方便对外开放的石窟艺术,光是电影都足够让我惊叹壁画和泥质彩塑的精美丰富。紧接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一路大致浏览了南区石窟的外观,现如今的石窟外观已经不再“原生态”了,每个石窟还包装了一个小门,讲解员带着参观时,随身带着钥匙,参观完毕后随即锁门,种种保护,足以看出它的重要地位。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只参观了大致十多个石窟,下面我就来说说令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石窟:1.17窟:藏经洞,据讲解员介绍这是由一位名叫王圆箓的道士发现的,当时因为没有意识到保护莫高窟的文化遗存,大量的文书、佛像绢画等等宝贵文物被外国探险家带到了不同国家,还记得那句话“藏经洞文物藏于英国最多,藏于法国最精,藏于俄国最杂,藏于日本最隐最秘,藏于中国则最散最乱”真让人谓之叹息,尤其是在敦煌博物馆看到了现悬挂于法国图书馆的一幅牡丹刺绣,我仔细趴在玻璃橱窗上端详了很久,它是多么的精致美妙,那就是藏经洞中的精品啊,真是让人觉得惋惜,法国伯希和说,“他踏入藏经洞,一千年前的佛国的世界、世俗的生活、西域王宫的奢华、丝绸商旅的艰辛就跃然眼前”,这是人类的文化艺术宝库,可身为中国人,不禁再次为这文化的流落他国而心痛。2.148窟:释迦牟尼涅槃像,只记得刚进入就目睹了卧躺着的一尊巨大佛像,特别的震撼,姿态安逸舒展,展现了佛陀解脱生死轮回后的一种精神境界,就讲解员讲述,这个石窟是盛唐时期一户人家修的家棺,抬头环顾四周果然似棺材形状,寓意是将涅槃的那种可生死轮回的美好境界带给整个家族。3.96窟:大佛窟,也就是敦煌的标志性的建筑九层楼,据说是最大的一尊弥勒佛像,气势恢宏,高大逶迤。想象这座佛像有九层楼般高,就深觉不可思议,另外,莫高窟有魏晋时期、初唐时期、盛唐时期、五代时期的分期洞窟,保存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石窟特色,总而言之,莫高窟确实称的上是“沙漠中的美术馆”和“艺术与信仰的精神信仰”。只能用一下午的时间参观莫高窟,其实有些遗憾和不舍,相信我还会想来第二次、第三次。
修整了一晚上,得知第二天的行程满满当当的,接连要去敦煌古城、雅丹地质公园、汉长城遗址、玉门关遗址。早上7.30准时出发,乘坐大巴,率先到达了诸多电影拍摄地—敦煌古城,敦煌古城再现了唐宋西北重镇敦煌雄姿,城内建筑完整,里面店铺林立,有许多穿古装拍照的店家,我们在店门口观看了许多来客留下的古装照片,活灵活现,真是仿佛就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也难怪有那么多的剧组都愿意来此取景拍摄作品,参观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讲解员通过对店家门上对联的释读,向我们传达不同时期的某些文化或现象;二是自己的自由参观拍摄,我们好几个女孩子披上了自己精心挑选的具有民族风特色的纱巾,站在古城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拍出了很美且惊艳的照片,尤其很喜欢跑马场那片望不到边际的场地,置身于其中,想象如是日落时分,那便真是把自己放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中了。下一站便是也期待已久的雅丹地貌,听陈导介绍,距离敦煌市区约180公里,需要乘坐许久,在车上我们的学习也没有停止,陈导站在车的正前方,拿着麦克风认真的和我们交流她所认识的雅丹地貌,一种受风蚀作用影响形成的地貌,分布有造型各异的风蚀地貌,有蘑菇、孔雀、狮子、人面、骆驼、蒙古包、骏马等等,惟妙惟肖,令人吃惊大自然天然的雕刻工艺;每当夜幕降临后,疠风吹在这些地貌身上,他们就会发出恐怖的嚎叫,犹如千万只野兽在狂吼,使听到这声音的人毛骨悚然,也就被人冠以“魔鬼城”的另一称号。我们乘坐观光车,分别浏览了四处典型的雅丹地貌,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两处,一处是狮身人面,下车后慢慢走向靠近它,步步逼近时,真是十分震撼,高低起伏很大,浅红色的土质建筑,与青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一处是壮大宏伟的“西洋舰队”,是它的分布格局、规模吸引了我,壮观一词为它代言!在这里,我领略到了大自然妙造天成的神奇之美,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同时,我也为这巧夺天工的作品的保护工作担忧,希望会有更多地质学家不畏惧,大胆的提出保护雅丹地貌的举措。
返程的沿途我们又先后去观看了汉长城遗址和玉门关遗址,首先到达汉长城遗址,在此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但却得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的答案,“汉长城的修筑增添了什么材质使他能如此坚固,甚至可以部分保留至今?”就站在真实的长城跟前,却绞尽脑汁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最后陈导解惑答道:“加入了水,但你们要知道敦煌的水含量中碱成分是很高的,又因为蒸发量极大,蒸发出来的物质便是使得其坚固的原因”,听完这种解释后恍然大悟,由衷地赞叹古人的智慧。接着,我们来到了诗文中所描绘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关遗址,进入后,首先向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很大的丝绸之路专题博物馆,这当然与玉门关紧密贴合,通过平时书本知识的学习,我大概知道,汉武帝时期设置了此关通往西域,以今天的视角看,玉门关就是西边的国家边境,起到防护和划清国家边界的作用。放眼望去,玉门关呈现方形,也被称作小方盘城,走到观景台在最后面,我欣赏到了一望无际的戈壁风光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它们和谐的生存着,是我见过的别样风景。玉门关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留存的大量丝绸、纸张、铁器等文物,见证了丝绸之路上中西经贸交流的兴盛,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多民族生活的画卷。坐上大巴,返回敦煌市区,我们约好了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驴肉黄面”,果然唯美食不辜负人呀,跟店家沟通了怎么制作的,也学习到原来是加入了蓬灰草,使面变成了黄色,和着一碗异乡面条的香味,第二天的考察内容以震撼一词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第三天,我们8.30从酒店住处撤离,先观摩了当地敦煌博物馆,馆内亲切的讲解员姐姐,按照时间轴顺序,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藏经洞;汉、三国、晋、隋唐等时期墓葬的出土文物,主要有:镇墓兽、莲花砖、石碑等等;还有丝绸锦缎、绢纱等实物。我还有印象的是汉发现的八颗小珍珠,重点不在于发现了珍珠,而是汉代当时拥有的精湛的钻孔技艺。出了博物馆,我们来到了那个有着梦幻名字的沙漠地带—“鸣沙山月牙泉”,当地哈萨克人叫她“有声音的沙漠”,是说每当风吹时的产生气流在沙粒之间产生作用,使得产生了沙沙的声音,如果说莫高窟是此次考察中最惊艳到我的部分,那么鸣沙山月牙泉我想借“感动”一词来描述,我感动月牙泉与鸣沙山的千年相伴,我感动自己步行到山最高处的勇气和坚持下来的毅力,我感动浮现在我眼前的这美景,高耸中又不失秀美。第三天的参观,主要是以自己感受、倾听为主的方式进行,这一天我安安静静地沉浸在博物馆的万千文物和鸣沙山月牙泉的美景中,坐上长途抵达嘉峪关的车子,望着车窗外的风景,仔细回忆了在敦煌的这两天,美不胜收,流连忘返。
第四天,我们来到了嘉峪关,明长城的最西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被誉为“天下第一关”,我们上到城楼,跟着讲解员的步伐,来到了外城、瓮城、罗城、内城、角楼、敌楼、烽燧、墙台等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罗城过道和马道,当年马匹压过的痕迹犹存,历史积存的东西还在,就在我们的脚下,生动真实。历史上这里并没有打过仗,但这里的边防设施很严谨,我记得敌楼上的小方砖都是封锁的,以防敌方弓箭射进城内,这个设置很到位合理。再来谈谈关帝庙跟前的戏台子,左右柱子后面画着两幅壁画,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士兵违反了军纪,他的妻子生出的孩子是个“四不像”,以此来警醒其他士兵,要遵守军中纪律。走到内城的柔化门,有现场表演,他们再现了当年设置嘉峪关时的场景,虽然没有穿正式的表演服装,但背后的嘉峪关牌匾和建筑群为这场表演增添了不少颜色;顺着道路,我们走进了长城博物馆,“纵横万里,雄峙千里—沿革历史长城”醒目的红色标题开启了关于长城的学习,长城是人类有史以来历时最久远,规模最庞大的建筑体系。中国各民族为长城的修建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共同的血汗创造了丰功伟绩。长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亭障、墩台、城堡等工事,以及完备的军事指挥及防御制度,成为古代军事科学的典范。长城是军事工程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文化与建筑奇迹之一。先秦时,秦昭王于公元前280年修筑长城;秦始皇公元前217年,再修长城;汉代时,五次修筑长城;明朝时,洪武年间两次修长城,正统修长城;河西长城始建于汉武帝时期,所谓“列四郡,据两关”,西至玉门关。
四. 总结
此次考察,在我看来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课程安排,仅仅六天,就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些从未接触过的城市,包括他们的地域风情、历史沿革、美丽佳景,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参观了许多,神秘的莫高窟、影剧拍摄地“敦煌古城”、大自然奇观雅丹地貌、玉门关、汉长城遗址、嘉峪关等等,并且一定程度上也加深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两全其美。这次考察学习经历,必定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中最难忘的回忆。感谢院领导和老师的组织安排,带队老师的紧随教导,两位导游的带领,以及长途司机的辛劳。